本店有现书供应。//@太史政-曲直鄉人:上架沒?

#凤鸣高冈——吴金华先生纪念文集#吴金华先生不幸于2013年去世,他的亲友、学生、同事想到以一本文集的方式纪念他。透过这一篇篇浸润了思念和仰慕的文章,除了让我们再次看到一个杰出的学者外,我们还看到了他对师长的敬重,对学生的关心,对社会的敢言,对家庭的情深……还有先生“老顽童”的一面







剀切之言。

缪钺:“萧颖士在唐代文学史上并无重要地位,外国治汉学者常是喜欢走‘冷门’,找小题目,这可能与考学位有关。考博士论文往往要求窄而深。要求深是对的,不过,偏僻并不等于就是‘深’;至于‘窄’必须建筑在广博的基础上,如果基础不广而过早求‘专’求‘窄’,则对于培养通才是不利的。”



有姚大力、@中华书局徐俊 、李华瑞、王子今、李鸿宾等发言。转今日@文汇学人 刊悼文:王子今:老泪独吟忆浦江;邓小南:天然清流,不杂渭泾;荣新江:垫江洒泪送浦江 ;张帆:功在学术,虽殁犹荣

1月21日刘浦江教授追思会剪辑



害夫[汗] 是不是该注明一下,“害夫”=㝬,是一个字。

青铜器中的簋王一一 《胡簋》又称《害夫簋》。1978年5月陕西扶风出土,铭12行124字。高59cm,长43cm。 制作于周厉王十二年(公元867年), 是目前存世商周青铜簋中最大的一件,堪称“簋王”。 它不仅是一件艺术瑰宝,且为西周青铜器断代增添了一件标准器。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。












#鹿鸣新书推荐#黄永年《古文献学讲义》,中西书局,定价45元。分目录学、版本学、碑刻学、文史工具书简介四编。文献学类书籍出过很多,但按黄先生的说法,大多 有共同的毛病:“往往框子撑得很大,用不到讲的东西讲了许多,真需要讲的地方又一带而过”。而这本讲义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、实用

業師黃永年先生著《古文獻學四講》,係交由鷺江出版社在2003年初次正式出版。當時印製無多,且發行不暢,今已不易購置。中西書局在2014年底,重新出版此書,改題《古文獻學講義》,增配插圖,並改訂文字譌誤,自屬精善。卷末附綴余昔日所撰讀書心得,對利用此書,或能略有助益。












文献学尤其是版本学一定要经眼、最好动手,否则空(对)空道人也。//@吴真微博: 教过一学期文献学课特有体会,讲多少知识点都不如一张图片一个实物来得真实易记。//@鹿鸣书店: 黄永年《古文献学四讲》讲了如何从字体版式刻工题识避讳纸张等鉴别宋浙本、建本、蜀本,文字表述远不如以下图表直观

現在很多文史學者沒有機會接觸古籍舊本,往往因生疏而視學習版刻知識爲畏途。其實掌握歷代古籍最基本的版本特征,並不很難。業師黃永年先生談版本鑒別,首重字體,這也最便於學者通過影印本入手來揣摩把握。下表即圖示先師所總結的不同地域宋刻本的字體特徵。




#鹿鸣新书推荐#李辉《宋金交聘制度研究(1127-1234)》,@上海古籍出版社官方。本书分别考察了南宋、金国的聘使制度,对涉及宋金交聘的部分史料进行了专题研究,据此可了解不同时期宋金交聘的特点,并附《南宋国信使表》《金国国信使表》。本店内有现书供应。




黄永年先生在《古文献学四讲》(增订版改题《古文献学讲义》)中讲了如何从字体、版式、刻工、题识、避讳、纸张等方面鉴别宋代的浙本、建本、蜀本,字体为极重要的鉴别特征,文字表述远不如以下图表直观[赞]

現在很多文史學者沒有機會接觸古籍舊本,往往因生疏而視學習版刻知識爲畏途。其實掌握歷代古籍最基本的版本特征,並不很難。業師黃永年先生談版本鑒別,首重字體,這也最便於學者通過影印本入手來揣摩把握。下表即圖示先師所總結的不同地域宋刻本的字體特徵。




滚动到底部翻页
上一页下一页

回到首页返回顶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