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发微博

朋友圈看到一段子……找一大师帮我算这辈子是否有钱。大师在纸上写道“性命”二字。让我选其一,我想了想选了命,大师摇头对我说我这辈子没钱,我问为什么。大师说,有钱认性,没钱认命!我又问大师能否破解?大师说世上有七颗珠子,只要聚齐就可破解,我问,难道是七龙珠?大师说,完蛋去,是双色球!



//@夏榆的海景房: 批评需要见识,在这里见识刚好匹配犀利。//@Lettice吴丹: 喜欢这种理性又犀利的评论。

门罗据说是加拿大的契诃夫。谁都知道,她不是契诃夫,甚至连26岁的契诃夫都不如。这样说有些刻薄,但26岁的契诃夫已经是《苦恼》的作者了,而28岁的契诃夫则是《草原》《灯光》《命名日》的作者!……博文片段来自朱也旷:精神平庸时代的诺奖



转发微博

天津,老城,拆迁,是,一场文物破毁事件。决策者,是,文化罪人。



转发微博

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波音747的经济舱内景。现在的黑心航空公司们加了多少座啊?[挖鼻屎]




哦,好事情//@旁观者马勇: 转发微博

《解放日报》推荐《严复全集》。严复的学术思想著作全集,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目前国内并未有全面系统的严复著作全集出版,因而整理出版《严复全集》,意义重大。




//@黄一琨: //@刀尔登: //@叶匡政:

徐晓《半生为人》:“相对于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标准来说,审美是更稳定更恒久的标准,只是它也许比任何标准都更高更完美,因而更加难以企及。”——昨天知道徐晓被派出所带走,辗转反侧,深深恐惧。如果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近六十岁的老太太都能以涉及“国家安全”罪名刑拘,谁还是安全的?



转发微博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那篇“双亲死去儿子带笑”的稿件,原题为《他们为何独自死去》,网站编辑的行为可以理解,若非如此,我也会错过这篇半年来的佳作。在一片“醉了”、“买买买”的声音中,这样的报道让人不舒服不情愿的醒来,面对世间茫茫的悲哀。



//@夏榆的海景房: “一个没有正义的社会必罪恶丛生,没有良知的国民必成为刁民暴众。因此一个负责的国民,可以不参与狭义的政治,但决不能不参与正义”。////@北京崔卫平:想要了解徐晓的看过来 //@李摩诘:“我们对世界要么抱有希望要么没有希望,它是灵魂的一个标尺,而不是对世界观察和估量的结果。”

以前做过的专访《徐晓: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》。访问时间:2005年11月14日,地点:北京香山星巴克咖啡馆。1975年1月28日,20岁的徐晓被以”现行反革命“罪名投入监狱。那是冤案的高峰——




滚动到底部翻页
上一页下一页

回到首页返回顶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