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喝椰子粉上瘾了,纯椰子的粉,也没糖的成分。喝这种比买铁罐的那种椰子汁好,没防腐剂什么的。



现在我落一毛病,买了书不看,往那一放。越来越不乐意费脑子了,包括我以前爱看国外的电影,现在不爱看了,记人名人脸忒费脑子,宁可看点中国的越简单越好。还真是这样的,爱钻研复杂事的头脑,对极简有需求。



现在说小说,估计我就和年纪小的有代沟了。我很小就爱看小说,也没别的消遣就只能看小说,80-90年代卖的杂志没有时尚,都是收获、钟山、小说月刊,这些严肃文学,一摞一摞地看。和我一代的人,估计有点共鸣,满大街都是文青,艺青。我喜欢那个时代,有时挺怀念。



写小说的人,我最佩服苏童,我一直不明白,他写的那些故事简直和他的时代差距太大,26岁能写出《妻妾成群》(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)那种小说,靠想象出来的?像出自鲁迅那年代的人之手。重新看了他的《米》编剧的电影大鸿米店,不服不行,人性就那么哗啦给割出个口子。




我对灵魂比对自己的生命还好,能和灵魂相处才能和生命有交情。

你有一个生命和一个灵魂,二者是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全部家底,也是此生此世唯独属于你的宝贵财产。所以,照看好生命和灵魂,使二者有一个好的状态,是你的基本责任。对于外部世界的一切,包括做事和交友,你都要依据是助益还是损害二者的状态来判断其价值,从而决定取舍。



我小时候干过件事,考历史我用自己的话描述的,不是背出来的,老师算我全答错,你大爷的,必须把孩子逼成机器才算完。

考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傻逼的一项发明!它泯灭人性,完全无视一个人的创造力,以及人生的各种可能性。我将向我的孩子灌输此人生观。



不怕的也想不起来找点什么激励自己,有那空找借口还不如走一步看一步,车到山前必有路。我特别爱听关于“后怕”的故事,这里有自然,有幸运,也有惊喜。但就是没什么可谈论的,我也写不出道理,因为这个叫造化。



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,独立难不是问题,反正父母大多都能给他们不错的生活,没多少生存压力。其实最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性早熟,这是我后来想到的,2的年代是感官在先的,享乐,滥情,互相利用的依赖,这些因素很突出。14、5岁就生小孩的都不算奇闻了。



滚动到底部翻页
上一页下一页

回到首页返回顶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