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卫林奇的晚期作品《史崔特先生的故事》,炉火纯青。此作庶几就是美国人的灵魂之作。在有关纽约或者比佛里山庄的影片里读到的,只是美国的浮华人世,俗称美国梦。惟有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里,人们才能读到最真实的美国人,他们的善良,正直,勇敢,坦然,务实,勤勉,无畏,质朴,及忧伤、苦痛和无奈。



大卫林奇的《穆赫兰道》在电影叙事上很出人意料,但一旦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解读了之后,很难再有新鲜感。瓦伦提诺的《低俗小说》也曾令人惊谔,即便作过叙事解析之后,依然值得玩味。同样是精心设计的另类叙事,最终的解读效应却完全不同。区别何在?前者刻意,后者随意。艺术的奥妙就在于,能否随意?



法国影片《放牛班的春天》,媲美于好莱坞的《死亡诗社》,并且因为童声合唱的美丽,更加泌人心脾。男主角的质朴纯厚,与罗宾.威廉姆斯的风趣活泼,一样的春风拂面。结尾处都是学生之于老师的依依不舍。美好的校园,首先在于教书育人者是否像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般清新,是否具备高贵而谦卑的慈爱心灵。



推荐意大利影片《灿烂人生》。一部楚楚动人的史诗巨片,辉煌承继意大利电影的新现实主义传统。基本构架似脱胎于威斯康蒂的《洛可兄弟》,但做工考究,叙事精致,恢宏而不失细腻,通俗而极尽雅致。同样的两兄弟对照,一者野性十足,一者慈爱温馨,有如伦勃朗画中的顶光;但个性更为鲜明,内心更为丰富。



当今中国是两种维权的纠结,一者是维护权益(RIGHTS),一种是维持权力(POWER)。表面上是遵循观念行事,实际上是按照利益站队。倘若权力需要依仗谎言来维持,那么必须指出,那些个谎言就连撒谎者自己都根本不信。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孔老丘,其实都是被当作笑话来谈论的。一旦事过境迁,谁都不会认领。



有说历史事件总是重复两次,第一次是悲剧,第二次是喜剧。这在华夏时空里,第一次是义和团,第二次叫做蓝丝带。



恭喜一下。分享快乐。

感谢华东师大校友的帮忙,终于买到了李劼老师的【上海往事】@上海人李劼




很高兴分享。

假日读经典[干杯]@上海人李劼





滚动到底部翻页
上一页下一页

回到首页返回顶端